——孝感市2025年第六期“新质课堂”建设“校校行”活动
在孝感一中成功举办
为深入落实《孝感市普通高中“新质课堂”建设“校校行”活动工作方案》要求,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,推进“新质课堂”理念落地,切实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,2025年10月30日,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(以下简称“孝感一中”)圆满承办孝感市2025年第六期“新质课堂”建设“校校行”活动。各县(市、区)教研室化学、体育教研员、各高中学校相关学科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、骨干教师及特邀教师160余人齐聚一堂,共探课堂改革路径,共促教育质量提升。

一、活动启动:擘画方向,凝聚共识
上午8:30起,参会嘉宾陆续抵达孝感一中学术报告厅报到。9:00,活动正式启动。活动由孝南区教研室主任李义喜主持,孝感一中副校长辛百魁致欢迎辞。辛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,向莅临指导的领导与同仁致以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,强调“新质课堂”是孝感教育响应时代号召、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载体,更是落实“五育并举”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抓手。孝感一中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推进“新质课堂”建设,期待通过校际交流实现共同提升。

随后,孝感一中教学与教研中心主任李平作学校“新质课堂”建设工作汇报。他从理念深耕、实践探索、阶段成果三方面展开:在理念上,学校紧扣“三以三新三重”核心要义,以“学为中心”“两案教学”“小组学习”为突破点,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、培养思维能力;在实践中,开展校级展示课、年级学科研讨课、常态化先行课,通过专题研讨、心得分享、论文撰写等形式,推动“新质课堂”理念内化于心,教师积极向校刊《课程研究》投稿,优秀作品已汇编出版;在成果上,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显著转变,多人获部省市级精品课荣誉,高考特殊线上线人数逐年增加,2025年孝感一中首次突破特殊线600人大关,办学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
二、课堂展示:践行理念,彰显特色
上午9:50,分科课堂观摩如期开展。化学、体育学科共4位教师严格遵循“以生为本、师生互动、兴趣激发”要求呈现了四节“新质课堂”优秀课例。李华北老师以真实情境导入教学,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梳理知识逻辑;丁素娴老师聚焦实验操作,组织学生动手实践,结合实验现象深化理解,课堂互动频繁,学生参与度高。刘鸿老师、陈赓老师结合学生体能与兴趣,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,融入小组竞赛、趣味游戏等环节,既强化运动技能训练,又激发学生锻炼热情,践行“健康第一”的体育教育理念。

三、点评交流:共研互鉴,凝聚智慧
上午10:40,分科点评与交流研讨同步进行,参会人员围绕课例深入剖析“新质课堂”建设路径。
化学学科点评在学术报告厅开展:丁素娴、李华北老师先后说课,详细阐述课程设计思路、教学目标与反思;孝感高中彭晓玲老师、安陆一中黄长亮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评课,充分肯定两节课在情境创设、探究活动设计上的亮点,认为课堂紧扣核心素养培养,同时提出优化数字化技术升级、加强“以生为本”教学理念的深入。体育学科点评在考点办公室进行:孝感一中徐鹏高、付绍斌老师围绕刘鸿、陈赓老师的课例,就体育“新质课堂”的教学评价、学生主体性发挥等问题交流探讨,一致认可课例中“技能+兴趣”的教学模式,同时就体育核心素养融入体育课堂、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等提出建设性意见,为后续孝感一中体育学科“新质课堂”建设推进提供参考。

四、总结部署:明确路径,砥砺前行
上午11:20,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保恩主持总结与部署工作。他首先肯定孝感一中此次活动组织周密、成效显著,认为学校“新质课堂”建设的实践经验具有推广价值,强调“新质课堂”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区域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,各学校需持续推进理念落地,以课堂改革助力高中教育扩优提质。
围绕后续“新质课堂”深化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,刘主任提出三方面工作要求:一是强化教学研究实效,聚焦课题申报与论文撰写,提前做好课题筹备工作,确保研究贴合教学实际需求,论文撰写需规范格式,以理论高度统领实践内容,打造高质量研究成果,为“新质课堂”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;二是完善命题体系建设,推动孝感市高中命题专家库建设,整合优质师资力量服务试题命制,以科学命题引导“新质课堂”教学方向;三是深化高考试题研究,将高考政策与真题分析融入日常教学教研,通过专项考核检验研究成效,以正向激励与科学评价,调动教师研究高考、优化教学的积极性,推动“新质课堂”建设与高考备考深度融合。

此次“校校行”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展示了孝感一中“新质课堂”建设的成果与特色,更搭建了校际交流的桥梁。未来,孝感一中将继续以“新质课堂”建设为指导思想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为推动孝感教育高质量发展、培养时代英才贡献力量。

供稿:丁祖闯
审稿:刘艳荣
刊发:校务办
